中国养出“肌肉猪” 卖到8万元:国内没人吃 国外奉为极品

2024-07-04 22:05:24 预混饲料

产品介绍

  在网络上有这么一段视频,视频在养猪场里拍摄,一名云南保山的网友正在网络上晒自己养的猪。

  但这个猪和我们平时见的猪完全不同,它不是肥头大耳,也不是标准意义上的胖胖乎乎,而是一身腱子肉的肌肉猪。

  从背部来看,这种猪肌肉线条明显且非常结实,没有一丝赘肉,背部臀部的肌肉,看起来就像是练过一样。

  事实上,这种猪和比利时蓝牛一样,是通过选择性培育出来的,并没有经历基因改造。

  杜洛克猪体格很大,最高可长到500公斤,但脂肪含量很低,背部、臀部和肋骨部分肌肉发达,四肢粗壮,仅有的脂肪大多集中在肚子和脖子的喉部。

  除了大,外形也很显眼,耳朵不是直立的是下垂的,颜色呢大多是红棕色的,也有一些是金黄色的。

  这是因为它瘦肉率高,胴体瘦肉率61~64%,属于瘦肉型猪种,相比较大多数猪的胴体瘦肉率基本在52%以下。

  饲养成本也很低,体质好,不挑食,无论是寒冷还是炎热的地区,它都能适应,饲料的回报率也很高。

  外国人对这种猪肉评价很高,觉得杜洛克猪肉是上品:“精细的肌肉里含有细腻的脂肪,这种独特的大理石花纹,增加了肉的嫩度,而且还赋予了它入口即化的口感。”

  但在中国,用食客的话来说:“肉质不香而且柴,尤其是公猪,还有很重的膻味。”

  在国外,它有可能作为纯种肉猪来饲养,据说越纯口感越好,但在中国,它几乎只作为种猪,而且是身价不菲的种猪。

  开头提到的养猪场,就是专门饲养这种猪来配种的,据说一头成熟的公猪,品相好的线万的价格。

  买家如果买了这种猪,也不会亏,杜洛克种猪作为父本,能产出很优秀的后代猪。

  由本土猪和进口的杜洛克猪杂交后产生的,最大的特点是,它是全世界最多产的瘦肉型猪种,而且肉质鲜美,口感好,不易生病好饲养,几乎遗传了父本母本所有的优良特性。

  其实,最早的杜洛克猪是大体型的脂肪型猪种,如今变成了中等体型的瘦肉型,完全是因为人类的喜好。

  据说,该品种起源于非洲,是在奴隶贸易的时候进口的,但也有一种说法是,起源于英国的伯克夏猪,在过去这种猪也是红棕色的。

  1823年,美国纽约州的艾萨克弗林克从佛罗里达州的哈利凯尔西那里要了一头红色的小猪,据说这只猪是2只英国红毛猪的后代,为了感谢凯尔西,他就把这只猪取名为“杜洛克”,和凯尔西的种马同名。

  由于颜色特别,生长快速,这只红色小猪很快吸引了人们的关注,它的后代也延续了“杜洛克”的名字。

  随后,生活在纽约州的杜洛克,和新泽西州的泽西红进行杂交,产生的后代叫做杜洛克泽西,后面被简化,统称为杜洛克,也就是杜洛克猪最早期版本。

  第一代其实是脂肪型的,体型很大,当时,外国人眼里的猪只有两种:油猪和培根猪。

  第一代杜洛克就是油猪,由于当时培根猪品种少,第一代杜洛克已经慢慢开始从油猪转变为培根猪,也就是第二代杜洛克(为腌制肉而生)。

  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猪油是最畅销的商品,为了能收获更多的猪油,第二代杜洛克又变回了脂肪型。

  直到20世纪50年代后,石化产品和合成的油慢慢取代了猪油在工业和军事上的使用,人们对猪肉的需求量锐减,杜洛克猪再次从脂肪型转化为瘦肉型,并逐渐建立现在的品种标准。

  改良后的杜洛克猪种,很快因为瘦肉率高受到大家的欢迎,尤其是二十世纪末,慢慢的变多的人认为植物油比动物油更健康,很多国家也都进口杜洛克来饲养。

  久而久之,杜洛克就有了不同的版本,主要有三种:美系、加系和台系杜洛克。台系杜洛克就是由中国台湾培育出来的。

  比利时蓝牛是因为天生缺少肌肉生长抑制素,导致肌肉慢慢的变多,体型也慢慢变得大。

  比利时蓝牛的生产是很难的,几乎都是靠剖腹产来实现的,出生后畸形率和致死率也很高,但是为了美味的牛肉,比利时蓝牛的痛苦还在继续。

  杜洛克猪原先的繁殖率还是能的,瘦肉率提高之后,生殖确实也下降了(一胎3-8个),后代的质量也很差,似乎所有的不良影响都只在母猪身上,所以养猪场正常情况下不会饲养杜洛克母猪。

BBV体育官网登录入口


扫一扫访问移动端